发布日期:2024-12-17 11:03浏览次数: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一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动能转换加速期、功能位势跃升期的济南,如何扛牢“走在前、开新局”的省会担当,变潜力为实力、化优势为胜势,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1月10日,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政府工作报告呈现的2024年工作“路线图”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纵深推进数字济南、工业强市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雷火竞技首页,区建设中当好引领示范,不断开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左右和6.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凝心聚力担使命,勇立潮头开新局。围绕实现2024年发展目标,济南将重点抓好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统筹抓好总投资2.66万亿元的2000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470.6亿元
2024年是“项目深化年”。济南将坚定“项目为王”理念,在项目谋划、落地、建设、见效、服务等五个环节上做到“三看三深化”。
推动项目建设提速。统筹抓好总投资2.66万亿元的2000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470.6亿元。全面发力产业项目,加快爱旭太阳能电池等重大引领性项目建设,全年实施产业项目1075个、计划投资1743.3亿元。持续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太平水库、城市轨道交通等98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670.6亿元。抓实建好民生保障项目,统筹实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康养等49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056.7亿元雷火竞技平台,。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确保惠企政策刚性兑现。
推动项目谋划提质。聚焦服务重大战略,突出起步区、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片区,加快谋划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大项目,全市新谋划投资过50亿元项目20个以上、过100亿元项目7个以上。聚焦塑强产业优势,全年新谋划先进制造业项目800个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600个以上。聚焦提升城市品质,统筹谋划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项目350个以上。聚焦增进民生福祉,谋划一批补短板优供给项目。
推动招商引资增效。抓实以链招商,签约落户一批补链强链延链项目。用活资本招商,力争投资引进一批高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强化以商招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开展市企一体招商,带动上下游企业向济南集聚。加强与央企、省企联系对接,积极争取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子公司等落户。推进境外招商,实际使用外资保持量稳质升。
济南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推动投资扩量增效。围绕数字济南、工业强市、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提高投资精准性、有效性。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支持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健全完善投融资机制,做强做优政府引导基金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投资建设。
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完善消费设施,推进智慧商圈数字化建设,加快泉城路、洪家楼等重点商圈业态升级,新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60家以上,新建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0处。促进大宗消费,持续优化购房政策,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大力发展二手交易等汽车后市场,推广绿色智能家居。优化服务消费,加强“老字号”品牌化建设,擦亮“中国鲁菜美食之都”品牌。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培育直播电商、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优化提升“泉城购”济南消费季活动,高质量办好全国汽配展、北方消费品博览会等140场重点展会。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积极壮大外贸主体,常态化开展组团“出海”,进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扩容提质货物贸易,扩大外贸“新三样”出口,提升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规模。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积极申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新建海外仓3个以上。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加快建设电磁驱动、大气环境模拟等大科学装置,全力支持首家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和省实验室发展。支持山东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共建深地探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9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800家。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扶持奖补政策,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93%。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着力营造良好“双创”生态,加快济南大孵化平台和山东科技大市场建设,力争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
加快教育现代化。强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95%左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雷火竞技平台,,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8所。开展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达标行动,高标准建设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盛福高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启动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地合作,加快山东大学龙山校区、空天信息大学等高校建设。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全力推进济青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用好人才政策“双30条”,擦亮“海右”城市人才品牌。深化“海右”系列重点人才工程,开展“才聚泉城高校行”巡讲活动,持续办好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海右人才节等重大活动。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探索建立博士后双创园。
济南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速新旧动能转换,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塑强主导产业新优势。实施优质企业攀登倍增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共同体建设,抓好比亚迪半导体、天岳碳化硅等重点项目。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领域,重点支持二机床、临工重机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凯傲叉车二期、同力重工新能源矿车、广日华东数字化产业园等项目,推动比亚迪、吉利等龙头车企产能爬坡,加快重汽试验检测中心、东方曼新能源整车等项目建设,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40万辆以上。精品钢与先进材料领域,支持莱钢、泰钢、九羊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鲁欣科技新材料等项目。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中医药、医疗器械、医美抗衰、特医食品五大特色链群,推进齐鲁制药生物药、宏济堂商河产业基地、科兴生物重组蛋白药物等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
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塑强空天信息产业核心优势,提速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遥感卫星星座组网。提升新能源装备产业规模能级,支持山东电工时代、美核电气等头部企业扩链建圈,加快建设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发力突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产业,推进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山东区块链研究院等载体平台建设。前瞻布局元宇宙、生命科学、未来网络等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培育电磁能、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新增长点。
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3.1万亿元。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积极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四港三区”枢纽新城建设,新增规上物流企业20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服务型制造企业5家。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建好用好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引进大型品牌展会10场以上,全年展览面积260万平方米以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新认定总部企业8家。提升家政护理、养老托育、物业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每户企业逐步打造1—2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板块。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加强预售资金封闭运行监管,推进现房销售等试点。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积极争创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推动“在泉城·全办成”改革迭代创新,健全“一张清单管到底”工作机制,加快打造“无证明城市”。扎实推进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加快“信用济南”建设,建立经营主体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机制,实现全流程线上运行。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建好用好“泉惠企”平台。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扎实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创建,深入实施民营企业攀登行动,新培育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2家。实施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遴选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组建5家以上产业联盟。完善投、贷、担、保融资服务机制。持续推进“荷尖行动”,发挥好海右路演平台作用,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5家。全面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重大政策制定制度,完善“2110”工作机制,快速响应办理企业诉求。持续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开展法治护航行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锚定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高自贸试验区开放能级,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跨境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保税维修、保税研发、保税培训等业态。新开、恢复国际客货运航线条以上。建成投用中欧班列济南集结中心一期,稳定开行班列1000列以上。积极推进“类海外”环境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系。拓展国际友城友好交流。
今年是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年”。济南将持续用力,加快数字技术向各行业渗透扩散、与各领域深度融合。
纵深推进数字机关建设。强化机关办公“一网协同”。深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力争全市上网运行机关事项超过7000项。加快“山东通”济南微门户建设。
打造便捷惠民数字政府。完善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公安、应急、生态、交通等重点领域“一脑统管”。完善政务服务云大厅,为群众提供线上“面对面”咨询、“一对一”服务。建设数字医保服务体系,扩大互联网医保结算范围。进一步丰富“鲁通码”应用,场景覆盖达到50%以上。深化智能信号“绿波城”建设。实施“校园天眼”工程。推进城市管理数智赋能,建立100万个城市部件“电子身份证”。建设数字济南体验馆。
巩固塑造数字经济优势。大力发展高端软件产业,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00家,软件业务收入达到5700亿元以上。加快算谷科技园、算谷产业园等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先进计算集聚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0%。加快“工赋泉城”行动,新建2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家工业互联网园区、20家智能工厂。扎实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一批数字化建造和BIM试点项目。深入推动算网一体化。新建5G基站7000个,在用数据中心达到34家,培育千兆城市示范区2—3个。
构建数字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全市统一的社会治理数字化平台。统筹推进数字社区、数字乡村建设,累计建成智慧社区400个、数字村庄2000个。提高平安济南建设水平。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数字化信息化支撑,深化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数字化水平。迭代升级数智警务。加强数字信访建设。
济南将充分发挥省会龙头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高层次推动功能协同、产业协作、区域协调。
高水平打造济南都市圈。优化区域整体布局,协同编制济南都市圈空间规划。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建设,推进济南至宁津、商河至高青、绕城大北环等13条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共建文化旅游推介平台,联合打造一批深度游精品项目。推动金融、商务、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延伸共享,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产业协作,共筑优质高效的产业生态圈。
推动起步区成形起势。全力推进城市副中心示范区规划建设,优化完善“一心四片”总体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黄河大桥复线条跨黄通道和黄河大道二期建设,积极推进省博园、电视塔、市博物馆新馆、科技馆、黄河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一体实施水电气热污等市政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比亚迪二期、黄河创新孵化产业园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建设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
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深化中心城区与远郊区县结对共促、帮扶协作,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向长清、章丘、济阳延伸,推进莱芜—钢城省会副城建设,支持平阴、商河不断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济南将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城市建设成果。
建靓塑优重点片区。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化规划底线约束和刚性管控。做优做强中央商务区,加快国际金融城、明湖科技创新中心等载体建设。高标准保护提升明府城、老商埠等传统特色街区。加快千佛山广场建设。推动国际医学中心创新发展,支持齐鲁医院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实现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山东大学妇儿医院等重点项目投入运营。
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实施丁太鲁新徐、宋刘片区等100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9个、909万平方米。加快国际机场二期建设,推动轨道交通二期、高新东区云巴等项目建设,力争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具备通车条件。推进济南站南广场、市五院综合体等TOD示范项目。加快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工业南路综合改造等项目,谋划建设600公里“南美”旅游公路。建成投用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站800座、充电桩16000个,新建公共停车设施32个、新增泊位9399个。全市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新增各类公园、绿化活动场地200处、绿道100公里,打造共建花园50个。
深化城市精细管理。实施150条支路街巷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照亮回家路”行动。加快建设4处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分出率达到23%。着力推进“三高”沿线环境综合治理。点线面结合实施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项目60个,开通优化公交线条,公交与轨道接驳线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21.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25.6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300.5万吨以上。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种业之都,高水平打造起步区、钢城区2个种业核心聚集区。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30家。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协同发展,塑强“泉水人家”品牌体系。大力发展乡村经营,扶持400个村实施联村共富项目。
提升农村人居雷火竞技首页,环境。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力争城镇开发边界外行政村规划管理全覆盖。实施“泉韵乡居”创建十大行动,建成18个示范片区,省级以上示范村达到380个以上。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60公里、养护1100公里。开展785个重点村庄整治攻坚。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整治提升泉水村落169个。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三变”改革,实现改革覆盖全市50%左右行政村。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返贫和新致贫人口动态清零。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加强济南临沂协作帮扶。
济南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新一轮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升级。实现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黑臭水体全面清零,加快华山北、唐冶二期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生产路、七贤庄等34处积水改造工程。加强入河湖排污口溯源整治,确保国控断面水质100%达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推进污染地块土壤修复。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编制全市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推进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182万亩。完成玉清湖水库和100座塘坝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巨野河、锦阳川等11条美丽幸福河湖规划建设,持续实施济西、玫瑰湖等重要湿地生态修复提升。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治理,打造6个国家级生态小流域治理示范区。坚守泉水保护生态红线,确保泉水持续喷涌,实施白泉生态保护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山体保护规划,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升。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推进鹊山独立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加大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力度,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新增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打造“无废园区雷火竞技首页,”“无废工厂”10个以上、绿色工厂30家以上。完成造林1.6万亩、森林抚育6万亩。实施南部山区、长清北大沙河省级EOD项目。
济南将深入学习践行习文化思想,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努力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沉浸式、互动式理论宣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擦亮文化济南名片。提升城子崖、大辛庄等考古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加快“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推进非遗名城建设,办好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工程雷火竞技平台,。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加快市博物馆新馆、韩美林艺术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品牌活动,新增泉城书房9个、泉城文化驿站20个。做强做优国际传播矩阵。持续扩大“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
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加速长鹿白云湖旅游休博园、埠村国际综合休闲度假区等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办好国际泉水节、中华“二安”文化旅游节、泉城马拉松等品牌节会赛事,持续举办“涌动泉城·游泉打卡”“一城山色·登山打卡”系列活动,推出更多“四季泉城”网红打卡地。积极开发文体旅精品线路。支持举办高水平电竞赛事。
济南将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以上。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扬帆行动,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和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优化提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深入开展“社区微业”行动,促进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1.5万个。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力争应保尽保。推进医保参保扩面提质,职工医保支付限额提高1500元,大额医疗费二次支付起付线元。优化困难群众救助长效机制,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11项社会救助标准提高5%以上。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实施“阳光慈善”工程,新设社区基金200个以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力度,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
提高健康济南建设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实现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加快推进宣武医院济南医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启用市中医医院东院区,打造“扁鹊故里·康养济南”中医药文化名片。加大居家养老支持力度,推进新建小区养老设施配建全覆盖,打造一批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发展银发经济。高标准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